因为,到按摩店按摩人,可能并不只是为按摩,而所谓的“盲人足疗按摩”,顾客大多数是“大爷大妈”,从商业角度出发,挣得可都是幸苦钱。而对于所谓的“养生会馆”,很多时候,一次按摩服务,从几百元到几千元,往往也并不稀奇。这其中的隐秘之处,很多时候并不好说。但是,不见得人们不清楚。因为,就凭人们对“按摩女”的身份歧视,就足以说明,“按摩业”并不光鲜。并且,目前来看,这种“不光鲜”的秩序,还不能短时期内被擦亮,因为这其中,有现实的困境,也有文化的困境。
要知道,性别认知的“绝对极化”,导致,“技师和顾客”很容易被想象力,推上酒店的大床房。所以,这导致按摩过程中,技师和顾客,很容易被结构性的带偏。这里面,即便个人品行再端正,都可能因细微的变化,被引向不堪的图景。目前来看,不被污名化的“异性服务标准”,依旧很难存在。这导致,两性的互动,总被圈定在“性关系”上。即便是两性朋友,两性同事,都不能走得太近。否则,就会被打入纠缠不清的范畴内,难以超生。这种认知之中,存在严重的女性客体化,也存在严重的男性主体化。
并且,我们也知道,普遍的“男女搭配,干活不累”,也在强调男性主导,女性依存的过程。由此,回看“女子体验养生足疗遭扒裤性骚扰”的事情,似乎更加意味深长。事实上,如果是“男子体验养生足疗遭扒裤性骚扰”,可能舆论上反应,又是另外一番图景。但是,本质上的认知,还是同一套理论。